贵州省通信管理局:畅通“信任之访” 破解群众难题
一纸信状,几多期盼。信访历来是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为群众排忧解难的一个重要途径。如今,从被动接访到主动下访,从层层转办到领导包案,省通信管理局聚焦源头化解矛盾纠纷,严格落实制定的《2025年贵州省通信管理局领导同志接访下访及包案化解信访矛盾工作方案》,由局领导同志带头听民声、解民忧,畅通“信任之访”,破解群众难题。
倾听群众声音,为民破解难题
9月初,六盘水市丹霞镇一名群众来到省通信管理局,现场反映“当地某运营企业在未经其同意的情况下,在其田地里安装了电线杆继而影响生活,在当地多次反映得不到解决”问题。接到群众来访的消息,省通信管理局轮值接访局领导即刻来到信访接待室,耐心安抚来访群众情绪,仔细倾听群众的来意和诉求,站在群众的角度为群众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谢谢!”经过一番劝解、疏导和建议,来访群众双手紧握、连声感谢。接访领导第一时间核实相关情况,压实相关企业加快妥善处理,要求切实保障群众权益。
自《方案》制定实施后,省通信管理局接访领导根据接访工作安排,严格落实相关工作,对群众急难愁盼及时解疑释惑、回应诉求,压实各方工作责任,推动问题彻底解决。
深入基层一线,直面群众期盼
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是一种思想观念的转变,一种工作思路的创新,一种行之有效的机制,一种发扬民主、体察民情、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
“信号差老火,电话不好打,上网也上不起,无法正常使用。”5月,省通信管理局分管领导赴黔南州、黔东南州督导调研“民有所呼、我必有应”工作推进情况,期间,深入独山县百泉镇尧梭村大氹组、黄平县重安镇安江村等地开展下访工作,与当地群众面对面了解民情民意。
在了解核实到当地信号覆盖弱的问题后,分管领导立即与相关企业州县公司负责同志进行座谈交流,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要求有关企业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切实巩固深化通信网络覆盖,增进提升电信服务质效。后续回访了解到,该地已新建基站,信号覆盖已恢复正常。
包案一张纸,扛起千斤责
5月底,省通信管理局收到省信访局来件,一名群众反映“在其本人未同意的情况下使用了套餐外流量并被超前套餐外扣费”。这类问题在省通信管理局受理的信访事项中属于常见频发问题,得知这一情况,省通信管理局主要领导包案认领,第一时间了解群众所述详情,要求运营企业按规定核查并反馈,为群众耐心解释套餐规则并在合理范围内维护群众权益,并以此为案例推动形成这类问题的化解模板,压实各方工作职责,进一步做好解民忧办实事。
运营商乱收费、业务无法退订、偏远地区信号弱、反诈关停……自《方案》制定实施以来,省通信管理局包案领导主动认领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带案下访、接访回访和召开调处会等多种方式,推动突出典型信访事项及时化解,纳入包案化解4件,均已全部化解,后续将持续推进包案化解信访矛盾工作常态化开展。
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包案化解,其意义远不止于解决一个个具体诉求。变“被动应对”为“主动治理”,实现了源头化解的闭环,更实现了“解决一件事”到“解决一类事”的跃升,并以此形成长效之策。下一步,省通信管理局将结合“民有所呼、我必有应”等工作,切实做好信访各项工作,及时把信访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化解在萌芽状态,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站稳人民立场,进一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在为民服务解难题中展现新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