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竖起来信号全覆盖 村民手机从窗台揣进口袋
新华网北京5月15日电(刘璟)“乌蒙磅礴走泥丸”。近日,恰逢雨季,记者沿着蜿蜒山路走访毕节市长春堡镇水营村与遵义市永乐镇高梁村,实地调研电信普遍服务走进乡村后,信息化建设给村民生产生活带来的改变。
“路窄地滑,大家注意安全”。这是走访过程中队伍里不断出现的话。“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贵州大山深处基站建设的困难程度可以想象。从基站选址、前期建设到后期维护,每个过程都是一场硬仗。该不该建,能不能建,如何降低成本,怎么提高效率,能否保证质量......电信普遍服务需要考虑的问题不仅于此。
“水营村这个基站建于2020年,是第六批电信普遍服务设施,施工恰逢雨季,20余名基层员工不分昼夜,咬牙坚持,关键时刻展现了通信人的担当。因为路程长、工期短,山路陡峭,马匹在运输过程中病倒的情况经常出现。考虑到各方面情况,我们在建设过程中创新方式,采用简洁塔型,搬运建设并行,用30天时间超常规完成基站建设”,中国铁塔毕节市分公司通信发展部负责人毛斌介绍道。
2015年开始,为解决城乡发展“数字鸿沟”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财政部推进电信普遍服务。连续六年组织实施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先后支持了13万个行政村光纤网络建设和5万个农村4G基站建设,其中三分之一任务部署在贫困地区。贵州省通信管理局深入贯彻“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在此基础上同步推进小康讯行动计划。共实施8900个行政村光纤宽带建设改造和5047个4G基站建设,实现行政村通4G网络和光纤网络比例达100%。进一步推动4G网络向30户以上自然村延伸。2020年底,全省基本实现30户以上自然村4G网络全覆盖。
大山架起“信息高速路”。“村民的手机也由放在窗台到揣到兜里”,遵义市高梁村支部书记杨勇笑着跟记者聊到,“在高梁村工作12年,大多数村民组原来电话都打不通,打电话得选地方,上山或者出村,那时候村民的电话都不放在兜里,放在窗台上,信号好一点。我们在传达通知的时候也必须入户才行。2020年遵义移动公司在这建立基站后,村民能够躺在床上刷视频,在网上学习金银花种植等农业知识,我们的党史学习教育也可以通过手机进行。村民们的生活更丰富了,收入也提高了。信息传达通畅也为我们村干部减负了”。
“电普”基站的搭建,让村民能够“用得上”网络,为让更多村民“用得起”网络,贵州信息通信业持续加大网络精准扶贫降费力度。2018年1月,率先倡导各通信运营企业针对全省2760个深度贫困村实施深度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通信资费三折优惠政策。2020年3月,调整完善了建档立卡贫困户通信资费优惠政策,2760个深度贫困村内建档立卡贫困户仍然执行三折优惠,其他建档立卡贫困户执行五折优惠,优惠期延续到2021年底。
电信普遍服务打破了农村网络通道闭塞局面,助推农村电商、乡村旅游发展,助力优质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共享。据悉,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着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今年再部署第七批电信普遍服务的建设任务,预计在农村及偏远地区支持1万个4G基站建设,推动宽带网络逐步向农村人口聚居区、生产作业区、交通要道沿线等重点区域延伸,今年底,未通宽带行政村将实现动态清零,让广大农村群众能够与城里人一道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
大山里通信越来越好,村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