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网络信息安全

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情况通报(2025年第7期)

发布时间:2025-08-26 19:06

一、工业互联网安全监测情况

2025年7月经监测发现工业互联网网络攻击235.59万次,环比下降5.3%,共涉及825家工业企业。截至7月末,监测发现联网工业企业4110家,其中重点工业企业1645家。

从网络攻击类型方面看,主要以网络嗅探数量最多,共108.07万次,占网络攻击总数的45.9%;挖矿事件数量增幅最大,共777次,环比上升60.9%;暴力破解数量降幅最大,共7.14万次,环比下降49.2%。

从网络攻击来源方面看,监测发现由境外IP发起的网络攻击162.07万次,占网络攻击总量的68.8%,共遭受来自境外131个国家的网络攻击,以美国、英国和波兰等国家居多,其中源自美国的最多,发起网络攻击114.9万次,占境外网络攻击总数的70.9%。

从市州遭受网络攻击方面看,本月网络攻击次数排名前三的市州为六盘水市、遵义市和安顺市,其中六盘水市遭受网络攻击数量最多,共129.34万次,占网络攻击总数的54.9%。

二、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分析

(一)木马后门分析

2025年7月,监测发现重点工业企业木马后门攻击1.7万次,占重点工业企业网络攻击总数的0.9%,环比下降1.7%。对木马后门攻击行为分析,最活跃的木马后门威胁对象主要为xred远控木马,远控通信域名为xred.mooo.com;木马后门危害较大,工业企业应高度重视,及时对内网主机进行病毒查杀,积极整改处置。

(二)非法外联分析

2025年7月,监测发现重点工业企业非法外联8034次,占重点工业企业网络攻击总数的0.4%,环比下降6.9%。对非法外联事件进行分析,通信次数最多的恶意IP为66.240.236.119,通信次数最多的恶意域名为webmine.cz,主动外联存在网络安全风险,建议企业根据威胁通报将恶意IP/域名在网络出口拦截通信,及时对内网主机进行病毒查杀。

(三)挖矿事件分析

2025年7月,监测发现重点工业企业挖矿事件706次,占重点工业企业网络攻击总数的0.04%,环比上升76.9%。对挖矿事件分析发现,通信次数较多的矿池IP为199.247.27.41。挖矿事件是主机被渗透成功获取服务器权限后,植入挖矿木马,造成计算资源和电力资源的大量消耗,同时加大企业数据泄露风险,企业应高度重视,及时整改处置。

三、重点工业企业网络安全通报

贵州省通信管理局开展工业互联网安全威胁监测与通报,指导督促工业企业整改修复网络安全威胁。2025年7月,向10家重点工业企业下发威胁信息处置通知单和安全分析报告,网络安全通报案例如下:

案例1:贵州某企业存在挖矿木马通信事件

2025年7月,平台监测发现贵州某企业IP(111.*.*.212)遭受网络攻击感染挖矿木马,存在与恶意IP 199.247.27.41、185.109.21.112、51.158.36.29和62.210.188.145的通信流量,从流量特征识别出矿池登录行为,挖矿客户端为XMRig/3.2.0 (Windows NT 10.0; Win64; x64),感染挖矿程序的主机为Windows系统。建议企业立即核查企业局域网中与矿池IP通信的主机,对主机进行病毒查杀,漏洞扫描与修复,清除后门、异常进程、服务、系统账号和计划任务等。

案例2:贵州某企业存在信息泄露漏洞

2025年7月,工业互联网安全漏洞检测发现贵州某企业IP 58.*.*.218端口为99的管理系统存在phpinfo信息泄露漏洞,phpinfo()函数返回的信息中包含了服务器的配置信息、PHP编译选项以及文件扩展名的相关信息和数据库等敏感信息。建议企业建议限制此类脚本的访问权限或者删除对phpinfo()函数的调用。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